Hong Kong Hair Restorer Center

新聞

別擔心掉髮、禿頭 未來你的頭髮是無限多

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幸福、快樂,以及頭髮。長頭髮這件事蘊含龐大商機,為什麼卻一直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不過,這件事即將改變,未來「禿不禿,由你決定」!

「禿不禿,由你決定」,這樣的改善掉髮廣告很吸引人。但是其實「治禿」的內服外用藥存在已久,而且要價不菲,即便負擔得起,大多只能減緩頭髮流失,「禿不禿,並不是真的由你決定」。

就算是最希望創造突破的科學家,也為禿頭這個生理現象煩惱著。儘管蘊含龐大商機,以及科學價值,長出新髮這件事依然無法列入人類可控制的範疇。

不過,這個現象可能改變,而且這一次的解決方案不是藥物。

近年來有關生髮的科學報告,紛紛將目光轉向幹細胞研究以及3D列印,目標是複製一個人的真髮,然後將這個頭髮植入他本人的頭皮,而且可以大量、無限制的複製。

曼哈頓皮膚科醫生柏南斯坦(Robert Bernstein)說,「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一直說,要達到那樣的技術至少還要十年,現在,這樣的技術真的要來了。」

如果是要在實驗室裡複製人的構造,毛髮似乎應該是最簡單的。它基本上就是一縷一縷的蛋白質互相包裹。而且毛髮不用像腦和肝一樣,有那麼多「複雜的功能」,只需要變長以及堅持住不要掉落。

但其實,在實驗室複製毛髮的難度,超乎所有研究人員想像。要製造出單一一根強韌的頭髮,必須仰賴毛囊上數千個皮乳突(Cutis papilla )。人類頭皮上大概有10萬個毛囊,但毛囊的生命是有限的:皮乳突會隨著年歲消失,毛囊就會變小,然後休眠。

當毛囊休眠,就無法恢復了。所以,所有聲稱可以讓頭髮重生的廣告,其實都是要手術移植毛囊,把一部分的頭皮上的毛髮,移到另外一處。這樣的手術可能要價10萬美元,成果卻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每個個案可以移植的毛囊也都不一樣。

有些醫生會選擇移植其他身體部位的毛髮,像是後背,好幫求診者改善頂上無毛問題,但大部分外科醫生都說,其實視覺感並不好。

久而久之,答案似乎還是回到了產生新髮這件事上,而不是挖東牆補西牆。細胞療法讓問題出現曙光,胰腺細胞可以取代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體內那些不再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免疫細胞可以用來對抗腫瘤。那麼,毛囊則可以被用來覆蓋無毛髮的肌膚。而使用求診者自己的身體細胞,可以降低免疫系統排斥毛髮移植的風險。

科學家的最終目標是要創造「毛髮農場」,這是創業家漢密爾頓(Geoff Hamilton)想出的名詞。漢密爾頓是聖地牙哥新創Stemson Therapeutics的執行長,他們致力於複製毛囊。這些工作包含由幹細胞(不是胚胎)培養毛髮,以及把富含皮乳突的毛囊移植到人體充滿老廢休眠毛囊的皮膚上。

在國際幹細胞學會年度會議上,漢密爾頓說他們成功把人體毛囊移植到老鼠身上。他分享的影像顯示,老鼠背上長出嬰兒毛髮般的細毛。

長出的細毛,不見得能留得長久。研究人員複製出的頭髮細胞,漸漸的會停止長出頭髮,長久以來,科學界都想不出原因。但答案漸漸清晰。過去幾年,他們注意到,細胞培養出來後,會散開來,毛囊結構也就消失了。

「如果可以維持細胞的水滴狀,讓他們可以持續彼此訊息傳導,他們就會一起長成毛囊,」柏南斯坦說。

毛囊的形狀很重要,漢密爾頓的同事幾年前發現這一點,因為它會影響毛髮生長的方向。試想,如果連肉眼都看得出一撮頭髮各自朝不同角度生長,會有多不自然。

這個發現讓全球進入「培養永續且可保持特定形狀毛囊」的軍備競賽。漢密爾頓團隊提出了一個與人工支架有關的解決方案。這個支架可以放在複製出來的毛囊上,指揮頭髮怎麼長、往什麼方向長。Stemson Therapeutics與全球性製藥公司愛力根合作,研發這款支架,大概一年半後就會展開人體臨床試驗。

哥倫比亞大學遺傳學和皮膚病學教授克利斯提亞諾(Angela Christiano)則利用3D列印製造出凝膠物模,當毛囊和皮乳突在長頭髮時,加以固定他們。克利斯提亞諾在《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寫到,從人工培養人體細胞成功重新長出頭髮的技術,「將可以造福許多不同型態的脫髮症,以及慢性傷口」。

一頭茂密的頭髮,一直以來都是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當複製毛囊和3D支架兩種方式大眾化、商用化,價錢都會非常可觀。當然,當技術改善,成本將會降低,但短時間內,毛髮再生看來都不會是一件價格實惠的事。但對於口袋深的人來說,「禿不禿,真的即將是你可以決定的事了」。